客服热线QQ:405738405  |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药材 » 行业动态 » 正文

文山三七外迁扩种遇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1970-01-01  来源:健康生态场  作者:健康生态场  浏览次数:82

 文山苗乡三七科技园科研示范地,工人展示三七幼苗。三七对土壤要求极高不能实行连种,栽种过三七的土地必须经过至少8年以上的休整才能够再次种植 记者杨帆/摄

  云南三七产业远虑与近忧同在。9月以来,三七价格进入下行通道,一个月内跌去30%左右;就在业内将整个产业定义为供过于求,预测“熊市”不可避免的时候,老资历的七农正在为明年在哪种三七发愁。在他们看来,3到5年之后,云南三七很可能面临无地可种的局面。

  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三七

  吞噬着适宜它生长的土壤

  少有一个产业有过如此辉煌,2009年以来,三七价格超过1000%地飙涨,让很多从业者盖起了楼房。开上了汽车,也点燃了更多人种植三七的热情。市场预测,今年云南的三七产量将达到1000万公斤,明年这一数字或将翻番,而需求量则稳定在600至700万公斤。因此认为,三七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将导致产能过剩。

  “实际上,我们的三七不愁销路。”王凌松说,他是文山资历较老的七农,从父辈开始就种三七,他目前愁的是,还没有找到明年适合种三七的土地。

  三七种植的特殊性在于,从栽下种苗到收成采挖需2年时间。一块地种一次三七(2年)后,土壤中多出现根腐病,该地块至少8年无法再次栽种三七(复种)。在价格飙涨的推动下,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三七,也吞噬着适宜它生长的土壤。

  “现在文山种植三七的土地,都是以前交通不便或不平整、零散的土地。”王凌松介绍,目前种植面积大头在红河,他在建水包种200亩今年已经可以采挖,而三七老家文山,除了小规模的种植,目前更多的是培育种苗。

  王凌松在建水已经找不到适合种植三七的地了,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冒险去曲靖试试,或者放弃三七种植和朋友开家小店。

  “曲靖的气候不太如意,如果天气冷,产出的三七个头不大,利润不高;万一在三四月份碰上霜冻,将颗粒无收。”更让王凌松忧虑的是,他的父亲,经历了三七产业从无到有的一名老七农在考察了整个云南的环境后,发现很难再找到如文山、红河一样适合三七种植的地区。

 


  文山苗乡三七科技园科研示范地,工人展示三七幼苗。三七对土壤要求极高不能实行连种,栽种过三七的土地必须经过至少8年以上的休整才能够再次种植 记者杨帆/摄

  云南三七产业远虑与近忧同在。9月以来,三七价格进入下行通道,一个月内跌去30%左右;就在业内将整个产业定义为供过于求,预测“熊市”不可避免的时候,老资历的七农正在为明年在哪种三七发愁。在他们看来,3到5年之后,云南三七很可能面临无地可种的局面。

  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三七

  吞噬着适宜它生长的土壤

  少有一个产业有过如此辉煌,2009年以来,三七价格超过1000%地飙涨,让很多从业者盖起了楼房。开上了汽车,也点燃了更多人种植三七的热情。市场预测,今年云南的三七产量将达到1000万公斤,明年这一数字或将翻番,而需求量则稳定在600至700万公斤。因此认为,三七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将导致产能过剩。

  “实际上,我们的三七不愁销路。”王凌松说,他是文山资历较老的七农,从父辈开始就种三七,他目前愁的是,还没有找到明年适合种三七的土地。

  三七种植的特殊性在于,从栽下种苗到收成采挖需2年时间。一块地种一次三七(2年)后,土壤中多出现根腐病,该地块至少8年无法再次栽种三七(复种)。在价格飙涨的推动下,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三七,也吞噬着适宜它生长的土壤。

  “现在文山种植三七的土地,都是以前交通不便或不平整、零散的土地。”王凌松介绍,目前种植面积大头在红河,他在建水包种200亩今年已经可以采挖,而三七老家文山,除了小规模的种植,目前更多的是培育种苗。

  王凌松在建水已经找不到适合种植三七的地了,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冒险去曲靖试试,或者放弃三七种植和朋友开家小店。

  “曲靖的气候不太如意,如果天气冷,产出的三七个头不大,利润不高;万一在三四月份碰上霜冻,将颗粒无收。”更让王凌松忧虑的是,他的父亲,经历了三七产业从无到有的一名老七农在考察了整个云南的环境后,发现很难再找到如文山、红河一样适合三七种植的地区。

  诟病产能过剩为时尚早

  三七或面临无地可种的尴尬

  不信邪的王凌松尝试过复种,曾与朋友在文山复种了50亩三七,但由于根腐病影响,种苗成活率基本为零,损失了上百万。

  对于市场上关于“产能过剩导致三七价格将迎来低谷”的说法,王凌松并不认同。“租地成本已从2009年左右的2年500元/亩涨至目前的2600元至3500元/亩,遮阳网价格也从曾经的8000元/吨左右涨至目前的1.3万元左右。”他认为,在高企的种植成本下,如果让七农亏本卖三七,他们不会答应。

  三七种植的特殊性,已经让文山从三七种植转向种苗培育,红河不久也很可能步其后尘。对气候要求极为苛刻、早已走出文山的三七种植,还能走到哪?若真如王凌松所说,三五年后,三七将无地可种,那么培育种苗又卖给谁?在没有给出答案前,对三七产能过剩的担忧或诟病似乎为时尚早。

  三七研究所相关专家也认为,三七作为一种对治疗高血压有益的保健品,潜在市场需求很大,行业本身很有前景。言外之意是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

  上述问题关键是三七无法复种,始作俑者在根腐病,但三七种植历史已逾400年,根腐病偏偏选择此时猖獗,让人不解。

  “主要原因是大量使用化肥导致的。”一专家说,一亩地若施化肥,产量较高的可达到1000公斤,而不施化肥,产量可能只有250公斤,相差4倍。他认为,根腐病并非不可解决,但需要种植者有意识地去维护生态环境。但在利益面前,追求高产的七农,在高企的种植成本与销售价格驱动下,放弃施肥似乎是不可能的。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