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QQ:405738405  |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城市分站 » 医疗信息 » 正文

贵阳清镇:“四位一体”推进诚信建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2-27  浏览次数:62
核心提示:  近年来,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坚持以政府主导、农民(市民)主体、企业主推的四位一体模式,按照定标准、严评定、广宣传、重实践

  近年来,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坚持以政府主导、农民(市民)主体、企业主推的“四位一体”模式,按照“定标准、严评定、广宣传、重实践、敬诚信、惠诚信、树典型、惩失信”的工作步骤,以“建诚信清镇、创文明城市”为目标,广泛开展社会诚信、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司法公信建设,以诚信于党和政府、诚信于法律法规、诚信于市场准则、诚信于金融支持、诚信于合同约定作为诚信内涵,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具体化,把诚信文化、诚信理念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把诚信建设作为加强群众工作、创新社会治理的重大举措、重要手段,努力使诚信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行为规范、自觉追求,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价值取向。

  一、背景与起因

  (一)诚信起源。清镇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基本市情是小城市、大农村。为此,清镇市将“农民不富”定位为制约科学发展的三大突出问题之一。而要破解这一难题,除资金、项目、市场等要素外,诚信是当时最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两起事件的极大震撼。一是大发养鸡在新店镇发展养鸡项目,由于少部分农民不讲诚信,违反合同约定,养鸡后不交企业回收而是私自出售,导致企业损失很大,决定离开清镇。后来,经过全力挽留,大发公司转到百花湖乡后养鸡项目迅速发展起来,老百姓很快实现了增收。二是在广西大发、广东温氏发展养鸡项目过程中,个别农户不讲诚信,悄悄从市场买回鸡苗,利用公司提供的饲料另行喂养,以获取额外收益。于是两家企业对清镇的投资环境产生质疑并萌生去意,经过多次做工作才挽留下来。为此,通过对不诚信状况痛定思痛,达成了“诚信就是梧桐树,诚信就是吸铁石,诚信就是硬道理,诚信就是撬动农民致富的大杠杆”的共识。从2009年开始,清镇在全市开展诚信农民、诚信村组、诚信乡镇创建活动。活动创建以来,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帮助下,以诚信农民建设为抓手,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

  (二)诚信深化。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专门在贵州上报的《贵州省清镇市“诚信农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上批示:“建议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活动简报上反映贵州诚信农民建设的经验,摘要刊发此材料,供各地创先争优活动中借鉴”。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随即刊发了我市诚信农民建设情况(《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简报》第1082期)。2011年5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贵州省党政领导干部座谈会上指出:“清镇市开展‘诚信农民建设’活动,抓住了教育引导群众的一个关键问题,取得好的效果,应当进一步总结和深化”。

  2011年7月,清镇市在全国率先成立正科级常设机构——诚信办公室,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10名,纵深推进诚信清镇建设。根据中央、省、贵阳市各级领导的指示精神,结合中央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的要求,围绕“定、宣、评、践、敬、惠、树、惩”诚信建设八法,在全市全面开展以深化诚信农民、推进诚信市民、加强诚信企业、打造诚信政府“四位一体”的诚信清镇建设,努力把诚信打造成清镇的品牌和核心竞争力,使全市上下形成重诚信、讲诚信的良好氛围,继而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做法与经过

  (一)构建诚信农民建设体系,助推“三农”全面发展

  1.强化五大任务,规范农民诚信行为。就是教育农民诚信于党和政府、教育农民诚信于法律法规、教育农民诚信于市场准则、教育农民诚信于金融支持、教育农民诚信于合同约定。

  2.三位一体,构建诚信农民建设新体制。即政府主导,打造诚信政府、开展诚信升级竞赛活动;企业主推,就是龙头企业项目推动,开展定誓言、定模式、定规划活动,金融企业资金推动,保险企业保障推动;农民主体,要求农民要讲诚信、会管理、会协作。

  3.三维联结,打造诚信农民建设新机制。一是诚信农民联结诚信政府,核心是解决扶持问题。建立诚信发展投入机制。市政府以高于地方财政收入增幅的比例将支农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增加5000万元的信贷支农资金和不少于1000万元的财政贴息,支持农业“三化”产业发展,重点支持有龙头企业带动辐射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以及诚信农民、诚信企业。紧紧围绕主导产业,抓项目、抓发展。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小特色小项目、农业科技带头人等。建立诚信教育培训机制。把培育新型农民作为诚信农民建设的基础前提。在“三百工程”、“阳光工程”、“十百千示范工程”等农民教育培训过程中,将诚信农民教育同计划、同安排、同考核。各中小学把诚信教育列入德育教学计划,市委党校、乡镇业余党校增挂“诚信农民教育学校”牌子,采取有效措施对中小学生和干部职工进行诚信教育,为诚信农民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建立诚信环境保障机制。重点在发展环境、服务环境、执法环境等方面为诚信企业和诚信农民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农业、招商、工商、质监、税务、环保、国土、财政、公安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制定保护诚信农民的具体措施,并作出相应承诺。各执法执纪部门,对诚信经营的企业和个人,鼓励支持;对恶意影响甚至破坏诚信环境建设的,依法采取必要惩诫手段严厉打击,为诚信企业和诚信农民保驾护航。将机关(单位)服务诚信企业、服务诚信农民的工作纳入年度目标予以考核。建立诚信创建考评机制。完善对龙头企业和农户的“两评两单”考评机制,制定出台对诚信村组、诚信乡镇、诚信单位的考评办法,让诚信等级越高的农户、村组、乡镇和企业得到表彰和奖励,得到更多政策支持,得到更大信贷授信额度,得到更高信贷贴息。

  二是诚信农民联结诚信龙头企业机制,核心是解决市场问题。“四提供一回收一确保”模式,“公司+基地+农户+标准+技术+环保+管理+市场+保险+政府重点扶持”模式,“集中饲养、分户经营、统一服务、共担风险”模式,都是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的成功范例。

  三是诚信农民联结诚信金融企业机制,核心是解决资金问题。清镇信合在全市率先开展信用农户、信用村组、信用乡镇的信用等级评比创建活动,为全市诚信农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不断激活金融资本服务于农村,服务于农业,服务于农民。

  4.实行“三大优惠”,解决农民发展资金。清镇市农村信用联社立足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大优惠”政策:即贷款三优惠,一是贷款额度优惠,二是贷款利率优惠,三是特事特项优惠;服务三优先,一是资金优先安排,二是业务优先办理,三是产品优先使用;持卡三优势,一是拥有业务办理优势,二是信息查询优势,三是身份优势。

  5.落实“七大扶持”,政策引导助推诚信。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基地走,基地跟着诚信走”,专门制定了《关于对诚信农户、诚信村(组)、诚信乡(镇、街道)和诚信企业实行财政奖补扶持的意见》,出台了“七大扶持”政策,即贷款贴息、财政奖补“一事一议”、财政购物补贴、产业发展资金和项目、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民生保障项目、社会发展项目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项目。

  (二)探索诚信清镇建设,构建“四位一体”诚信体系

  1.三项举措加强政府诚信建设。一是严格开展诚信职工、诚信机关创建工作。84家单位结合部门职能职责,制定诚信职工标准5807条,按照评定办法召开职工诚信大会,采取职工自己报,群众提,单位诚信建设领导小组审定的办法完成诚信职工评定工作。同时,在服务对象中广泛开展诚信创建活动,以创建促行风转变,以创建促社会经济良性发展。如工商局、发改局、卫生局、生态文明局分别开展“诚信工商户”、“诚信价格单位”、“诚信药店”、“诚信医院”、“诚信环保企业”等诚信创建活动。二是制定针对职工和服务对象的诚信奖励政策。制定干部任用政策,坚持诚信优先原则。在评先选优、提拨任用、年度目标考核等方面,实行非诚信职工一票否决。加大一卡两制建设步伐,在完善落实诚信奖励、失信惩诫机制的同时,以工薪乐、随薪贷等为载体,对诚信职工给予信贷资金的支持。对服务对象制定诚信优先优惠政策。对评选出的诚信经济组织,在有效期内,给予信贷、承接工程以及行政审批等方面的优先优惠,提高经营者守法意识、诚信意识。三是以诚信指数作为机关考核指标。在市纪委与市诚信办分别设立诚信监督电话,开通网上投诉、举报平台;整合全市纪检监察力量,开展乡(镇、社区)、机关诚信工作检查,以诚信综合指数考核工作业绩,实行失信问责制与连带责任制,为诚信建设提供有力的纪律保障。组建由市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纪委、组织部、综治办、目标办、计生局等八家单位组成的诚信机关考核领导小组,通过分散核实、集中评定的方式评定诚信机关,并对评定后的“诚信机关”实行动态管理。

  2.两个名单开展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诚信建设。两个名单即红名单和黑名单,通过各行业主管部门结合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制定不同的诚信创建标准、评定办法和诚信等级动态管理标准,开展诚信创建,凡被评为诚信企业的经济组织均进入诚信建设管理系统红名单,由管理部门与市诚信办联合对其悬挂诚信行业牌匾,在诚信等级动态管理中如发现有不良行为的经济组织将被公开摘牌,并列入诚信建设管理系统黑名单。针对红名单内的经济组织,管理部门分别制定了不同的优先优惠政策,在项目、资金和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对黑名单上的经济组织,管理部门将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期间不得享受相关诚信优先优惠政策,对属于违法乱纪的行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目前清镇市共建立1万多家经济组织的基础信息和100多家社会组织基础信息,由农业局、卫生局、城管局、生态文明局等13家单位率先开展行业创建,共评定诚信经济组织134家。对诚信的经济组织,由市诚信办牵头建立诚信商圈,凡进入诚信商圈的经济组织,既在享受各管理部门的诚信优先优惠政策的同时,必须为诚信市民(职工)、诚信农民提供相应的诚信优先优惠折扣,从而实现诚信双赢、共同发展的目标。截止目前已有46家经济组织加入诚信商圈,并提供100余条折扣优惠,最高折扣可至8折。

  3.四个步骤助推个人诚信建设。一是以规范的标准引领诚信。在以“五大任务”为内容、“三位一体”为载体、“三大优惠”、“七大扶持”为助推剂的诚信农民建设基础之上,制定了诚信农民100条、诚信市民100条标准,组织各乡(镇、社区)开展评定、升星、复评工作。截至目前,共评定诚信农户88727户、星级诚信农户37812户,诚信市民5898户、星级诚信市民4036户,创建诚信文明示范户19050户,有序推进了诚信创建工作的稳步开展。二是以全覆盖的时时动态工作管理诚信。在制定创建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诚信信息管理办法,并组织各部门结合管理职能制定了5339条日常管理标准,开设358个信息录入端口,对各端口分别设置不同的管理和使用权限,明确了信息采集人员和端口录入人员,完成了日常管理信息录入工作,如交警部门规定了交通处罚时记扣当事人诚信分,城管部门规定了按照门前三包管理原则实施乱堆乱放记扣当事人诚信分等,各机关单位制定了干部职工诚信加分、失信扣分的管理办法,同一个社会成员的行为将受到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诚信动态管理,逐步实现信息采集无盲点,管理更全面。三是以奖励扶助政策激励诚信。为营造敬诚信、惠诚信的良好氛围,传递向善和向上的正能量,制定了各项优先优惠政策共350条,以政府主导、企业主推、个人主体的方式开展诚信奖励扶持。四是以失信受制的方式惩戒失信。为有效约束失信行为,建立失信惩戒制度。通过完善的诚信等级动态管理工作,把诚信档案中的不良记录与个人评级授信、评先选优和优先优惠等连接起来,充分发挥诚信记录的综合作用。

  4.突出一项宗旨加强司法公信建设。司法公信建设旨在提高司法公信力,让老百姓学法、用法、信法、守法。一是以诚信机关、诚信职工创建来加强干部职工的诚信教育;二是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健全参审机制,保障人民陪审员依法履行职责,避免陪而不审、合而不议。三是加强法官与当事人的沟通,积极开展风险提示、权利释明、庭前沟通、判后答疑等工作,把辨法析理贯穿审判全过程,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把法律关系理清楚,把法律依据讲透彻,把裁判理由说明白。四是健全完善民意沟通机制,认真研究吸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监督员、特邀咨询员及社会各界提出的意见建议,从群众意见建议中找到工作着力点。五是加强司法监督。

  通过政府的率先垂范,引领诚信建设,使诚信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生活习惯、自觉追求,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价值取向,形成全面推动“诚信清镇”建设的强大合力;通过开展“诚信创建活动”、“诚信创业工程”,营造诚信建设的浓厚氛围,使诚信建设成为推动工作的重要平台、推动发展的重大杠杆、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造福人民的重要途径。

  (三)落实八个一工程,筑牢诚信建设体系

  1.建立一个机构,提供组织保障。全市各乡(镇、社区)、各单位成立诚信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组建诚信办按照市诚信办的总体要求抓落实,为全面深入开诚信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2.明确一个目标,找准工作重点。以“建诚信清镇、创文明城市”为目标,大力开展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重诚信、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气,把诚信打造成清镇的品牌和核心竞争力,实现硬实力(经济发展)和软实力(环境改善)的同步提升,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3.打造一个平台,全面开展管理。通过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结合已构建的电子政务系统,开发、建设、完善诚信建设综合管理系统,建立健全覆盖全市的诚信征信系统,实现“加分晋级、扣分退出”的动态管理。

  4.建立一套机制,形成政策激励。着力建立健全诚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以“诚信清镇卡”为桥梁,让持卡的诚信主体在行业管理部门创建出的诚信经济组织中享受“吃、住、行、娱、游、购”的VIP服务及折扣优惠,以此来加强行业管理部门、诚信经济组织、诚信主体之间的联系,推进出台各类各级优先优惠政策,规范行业管理,提升市民素质,时时体现诚信优先。启动失信惩戒机制,让失信者处处受制,寸步难行。

  5.塑造一批典型,模范力量感召。各乡(镇、社区)、各单位在开展诚信创建过程中挖掘典型,利用模范力量感召群众。道德模范、诚信标兵袁宗义,诚实守信、惠泽乡亲刘赐琴,军人本色、敬业模范汤正权等等诚信市民、诚信农民、诚信职工的典范不断涌现。

  6.抓好一堂一团,传播诚信能量。结合自身实际,利用全市117个道德讲堂,请先进典型代表进入道德讲堂,目前已举办道德讲堂600余场次。成立各级“百姓宣讲团”,现有市级宣讲员34名,各单位宣讲团成员164名,到村(居)、网格中开展宣讲69场,通过朴实语言、真实的故事,践行着诚信职工、诚信市民、诚信农民应遵守的诺言。为提高宣讲效果,特邀请北京市讲师团副团长作题为“把话筒交给群众”的专业培训。

  7.组建一支队伍,加强社会监督。由市人大办、政协办、文明办牵头,组建了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道德模范、劳动模范、新闻媒体、市民志愿者参加的共36人巡查队伍,分三队每月两次深入到全市食品行业、窗口单位和公共场所进行巡查,深入查找诚信缺失和公德失范问题,现场向存在问题的有关部门提出整改要求,督促其限期落实。同时通过电视台、网站、村(居)、网格宣传栏公布监督举报电话,畅通举报渠道。

  8.用好一个阵地,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与电视台联合开设《诚信清镇》专栏,用实例全面系统地向广大市民介绍诚信建设措施、成效和政策解读,目前已播放14期;利用中央文明网、贵阳广播电台、清镇电视台等媒体发表信息100余条;加强对外交流和宣传,已接待参观考察团队50余支。结合诚信建设积极开展星级诚信农户创建工作,在全国创建星级文明户工作座谈会上,清镇作为贵州唯一代表作题为《做诚信农民、创星级农户》的交流发言;引导各乡(镇、社区)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诚信宣传,如站街镇的自行创作的《诚信站街》曲调优美,王庄乡的诚信山歌在百姓中广为流传;开通诚信清镇微博、微信,组建网络传播志愿者,全市共开通以诚信为主题的乡(镇、社区)、部分机关单位微博33个,发表微博500余篇。

  三、成效与反响

  一是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在诚信农民体系建设的推动下,清镇市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

  二是促进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广大农户都竞相讲诚信、重承诺,争取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支持,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进一步改善了投资环境。诚信就是梧桐树,为清镇经济发展引来了金凤凰。

  四是有力推动了城市扩容提质。通过开展诚信建设,全市干部群众以崭新的精神风貌投入到职教城、物流新城、百花生态新城建设中,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位。

  五是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全社会环保意识明显提高,绝大多数企业均能严格按照清洁生产及节能减排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了增强。

  六是有力推动了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开展诚信建设,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社会风气逐渐形成,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

  四、经验与启示

  诚信是发展经济、吸附生产要素的强大磁场。经济要发展必须解决项目、资金、市场等问题,唯有诚信才能吸附、聚集这些生产要素。

  诚信是创新社会治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诚信能使人们建立和维持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近年来出现的一系列社会突出问题,如“三鹿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种房子”等等,无一不是诚信缺失所至。

  诚信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环境、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有效手段。只有群众对党和政府诚信,党和政府对群众诚信,才能夯实执政基础,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诚信是弘扬传统美德、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赖以维系的前提。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