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QQ:405738405  |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城市分站 » 医疗信息 » 正文

辽宁省铁岭开原市全力开创城乡社区一体化建设新局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0-08  浏览次数:103
核心提示:  开原市下辖20个乡镇街,273个行政村,18个城市社区,总人口60万,其中农村人口40万。2007年以来全市17个城市社区办公用房得
  开原市下辖20个乡镇街,273个行政村,18个城市社区,总人口60万,其中农村人口40万。2007年以来全市17个城市社区办公用房得到了改善,50%达到了300平方米的建设标准,高标准建设了800平方米的新都社区服务中心、650平方米的铁西社区服务站、400平方米的站前社区服务站,改建了660平方米的老城街社区服务中心, 2013年新建的2000平方米的开原市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也即将投入使用。新建、改扩建农村社区200个,其中90个村达到省级建设标准,13个村被评为岭市农村社区建设示范村,老城街实现了古城规划化区以外的农村社区全覆盖。 城乡社区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改善,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和谐社区建设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市、辽宁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市,新城街道被评为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新都、铁西、站前社区被评为省和谐文明社区。

 

  一、强化领导,整合资源,形成城乡社区建设整体合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民政、规划、建设、财政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城乡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街也成立了的组织机构。今年年初,民政局成立了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办公室。

 

  (二)明确工作目标。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城乡社区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建立了市级领导和市直部门包社区责任制,为城乡社区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推进共驻共建。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助互动”的原则,健全了城乡社区共建机制,各社区共建、帮建单位定期深入所结对的社区开展共建帮建活动,每年初和社区签订共建责任书,从财力、物力和资源等方面帮助社区解决实际问题。

 

  (四)落实建设经费。完善了社区建设投入机制,通过市乡财政投入、社区自筹、共建单位帮扶、向上向外争取等方式,保证了城乡社区建设资金的投入。城乡社区的基础设施、工作经费、人员报酬以及换届选举、教育培训等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提高了城市社区工作者待遇和城市社区办公经费补贴标准。

 

  二、创新举措,科学统筹,大幅提升城乡社区建设水平

 

  (一)建章立制,夯实城乡社区建设基础。将城市社区工作用房建设列为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纳入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社区发展专项规划。新开发小区(含棚户区改造)建筑面积在15万平方米以上的,按照“二站四室”标准建设社区工作用房,与小区建设同步规划设计、同步检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建筑面积在15万平方米以下的按每平方米3元缴纳社区工作用房建设费。紧借组织部、宣传部以及上级涉农资金扶持“三大东风”,依托组织部门每年对薄弱支部进行投资帮带契机,强化抓社区、建社区的理念;依托宣传部门建设100个农村文化广场契机,打造一批高标准、功能齐全的农村社区;依托省里资金奖励、铁岭市帮扶资金分层次投入基层,全面铺开农村社区建设。

 

  (二)创新管理,构建城市社区“十分钟服务圈”。一是建立社区服务管理新模式。以相对集中楼院为单位,将社区所辖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单元。选派社区工作人员任社区网格长,每个楼栋选出一名楼栋长,负责对网格单元内居民和社会组织的全覆盖、全方位的动态服务和管理。二是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建立社区居民户籍、住房、就业、计生、保障、医疗、教育和社会组织等信息于一体的信息资源库,全面实现社区社会服务信息化管理,达到省内领先水平。三是实行便民化社区服务。构建“十分钟生活服务圈”,开展居民诉求、养老、家政、就业、救助等服务;构建“十分钟文体服务圈”,开展文化体育和社区教育服务;构建“十分钟卫生服务圈”,推进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构建“十分钟平安服务圈”,建立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网络。截止2013年9月末,新城街15个社区全部完成了社区“十分钟服务圈”信息平台建设。四是开展社区日间照料服务工作。按照国家建设标准,改建新城街铁西社区、百花社区、新都社区3所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为老人提供膳食供应、生活照料、保健康复等日间服务,每天到社区活动的空巢老人达200人。

 

  (三)因地制宜,完善农村社区服务功能。一是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建设农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构建市、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村医保、救灾救济、计生办证、户口登记迁移、宅基地审批、惠农补贴发放等公共事务纳入中心统一办理。二是完善志愿互助服务。利用农村地缘相近、血缘相亲的特点和邻里互助的优良传统,组织农村居民开展志愿互助活动,及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大力培养和发展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鼓励引导驻区单位积极参与农村社区建设。三是完善市场化服务。广泛凝聚各类社会资源,鼓励和支持供销社、金融等服务机构在农村社区设立网点,开展购物、餐饮等便民利民服务,满足居民生产生活多样化的需求。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两年参加全国农村社区工作交流会,并作了典型发言。四是完善居家养老服务。按照“村级主办、因地制宜、互助服务、群众参与、政府支持”原则,今年规划建设28个农村互助幸福院,以解决农村留守、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选定在基础较好的老城街道办事处后三台子村、前三台子村和北关村作为试点,建设农村互助幸福院,院内活动室、休息室、图书室、幸福灶、卫生室等一应俱全,院外设活动休闲广场。幸福院由群众自治组织运营,以老人自我管理、互助照顾为主,采取自我选择、协商互助、来去自由的管理模式。在抓好试点建设的同时,本着“因村制宜、量力而行、先行启动、逐步完善”的思路,各乡镇街互助幸福院建设工作正在全面铺开。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